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9日电 题:《博时基金赵云阳:今年最热门的公募基金产品为何是ETF?》
作者:赵云阳(博时上证50ETF基金经理)
如果要评选出2018年市场上最热门的公募基金产品类型,相信很多读者都会认同笔者给出的答案,那就是:非ETF莫属。今年以来在A股持续下探的背景下,股票型ETF规模却逆市猛增,债券ETF也迅速崛起。WIND数据显示,截止12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非货币ETF合计募集资金总额高达841.37亿元,而2013至2017年5年间,现存非货币ETF的发行总规模才917亿元。2018年当之无愧ETF发展元年。
就笔者的观察而言,ETF的爆红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随着市场波动加大,且获得阿尔法收益的边际效应下降,投资者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的需求提升,加上海内外长期资金及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入市场后,市场投资思维转变,ETF风险收益特征鲜明、交易便捷、运作透明、成本低廉的优势日益获得认可,成为良好的资产配置工具。
多因素合力催红ETF
ETF自2004年兴起,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十四年后的今年才大红大紫,算得上是大器晚成。这种破茧成蝶式的变化,与近年来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转变等各方面因素变化有关。
首先是资产配置理念得到广大投资者认可,这是ETF受欢迎的大逻辑。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单一资产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利用多类资产风险和收益属性不同的特性来平滑波动、获取稳健收益的必要性愈发突显。海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资产配置是获得长期收益和控制风险的主要驱动力,对中国大类资产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也显示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资产配置理念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重视。而随着中国居民财富的快速提升、房地产投资属性的下降,大类资产配置的可行性也在提升。
从基金管理人层面来看,随着国内FOF、MOM的发展,顶层大类资产配置和各资产层面专业管理相分离, 更需要ETF这样的资产配置工具。
其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促进了ETF的配置需求加大。近年来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大,陆港通全面贯通、A股加入MSCI指数、富时指数后,海外机构有被动配置A股的需求。而在海外,ETF是机构资金配置的重要标的,其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也将影响到国内投资者。近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会将符合条件的、涵盖在沪、深港通北向通中的A股标的纳入其中,未来随着A股“国际范儿”日益突出,海外机构带来的对ETF的正面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加深。
ETF在海外一直是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之一。以美国为例,截至2017年底,美国投资公司管理的净资产规模累计达到22.51万亿美元,ETF规模3.40万亿美元,行业占比15%。而国内ETF占比远低于这一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数据
市场行情利好ETF发展
上述因素的发生,可以说是资本市场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然。ETF本身的特性则较好的契合了上述需求。ETF作为指数基金,投资标的明确,风险收益特征鲜明,交易便捷,投资成本低廉,工具属性突出,是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良好标的。
而站在当前国内市场行情的角度来看,ETF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调整,尤其是中小盘股已经调整两三年,估值风险得到了较大的释放,部分投资者希望在合理价位去博未来的反弹收益,被套投资者则有加仓摊薄成本的需求。
同时,个股频繁爆雷,投资者通过个股参与反弹的积极性受到打压,分散投资的需求急剧提升;在市场获得阿尔法能力边际效应在下降的背景下,超额收益越来越难以获得,那么,投资于指数获得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就成为必要之举。
由于ETF投资于一揽子股票,可以分散投资、准确反映市场整体走势的优势恰好解决这类矛盾,为投资参与未来的反弹行情提供方便。
笔者自2003年起就从事量化投资工作,距今已经15年。笔者判断,上述因素的变化共同催化了ETF的火爆,并将在市场上形成明显的马太效应,即当市场主体发现ETF的规模增长效应出现之后,相关的配套资源都会往ETF倾斜,在产品运营、设计上进一步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推广力度加大,市场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类似生态链的自我良性循环,未来ETF也将进一步迎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机遇。(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张猛】